时间:2023-05-17 22:55:32 | 浏览:949
最近,创维电器的日子是真的有点儿难。
原本以为分拆上市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就在国庆前夕,创维电器突然撤回了在创业板的上市申请,一时间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在家电行业,提起创维电器显然是颇有名气的。不过从最近的招股书却发现,过去几年来创维电器最核心的业务却是给小米、京东等客户做代工贴牌,而且成绩似乎也并不太好。
这也不禁让人发问:如今的创维电器,含金量究竟有多少?
从彩电大王到贴牌代工厂
在递交招股书长达10个月之后,创维电器在创业板的上市之路最终还是被终止了。
即便如此,说起创维电器,在国内毫无疑问还是家喻户晓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创维就已经成立,把彩电作为主营业务的创维,在2001年时销售额突破70亿大关,并且进入到了我国彩电行业的前三名。
从第一台电视到如今的多元智能设备,创维已经成长为一个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并且在国内彩电市场最高光的时期成为了业内霸主。
根据今年所发布的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创维集团在这之中排名第252位,并诞生了创维集团和创维数字两家上市公司。
甚至就在去年3月份,创维创始人黄宏生还曾公开表示:“创维计划利用资本市场的开放性来寻求发展,未来可能会拆分出10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的目标都是百亿规模。”
不过到现在,这一目标似乎很难实现。尤其是从智能手机开始兴起之后,创维也和很多老牌家电厂商一样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冲击,不仅如此,不断内卷的市场也让创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的冰箱、洗衣机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前10的品牌当中,创维电器甚至没有出现在榜单当中。
在这样一个红海市场,本身和头部企业竞争就不具备优势。于是创维开始另寻出路,选择为小米等公司代工。
作为一个老牌家电品牌,创维电器有接近60%的收入主要依赖贴牌代工。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从2018年直到去年6月,小米和京东逐渐成为了创维电器排名前二的客户,除此之外还包括云米、国美等品牌。数据显示,2021年创维电器对小米的销售金额为5.36亿,占到了当期销售总额的13.4%,京东也有近13%的占比。
万万没想到,曾经的彩电大王如今已经沦为了一个贴牌代工厂。
不过这或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近些年消费者对于创维旗下的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没有太多的印象了。
深陷毛利率之困
代工模式占比的逐渐提升,也给创维电器带来了更尴尬的处境。
根据财报显示,从2019-2021年间,创维电器的营收分别为36.8亿、37.4亿和40亿。尽管营收有所增加,但公司净利润却在逐年下滑,分别为1.75亿、1.52亿和1.24亿。
在这之中,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创维电器的ODM模式,也就是制造方可以根据其他厂商的要求来对产品进行设计和生产,最终加上后者的品牌名进行销售。
说白了,就是创维电器作为贴牌代工厂的角色存在着。
事实上,恰恰就是这一模式的营收占比不断提升,毛利率相对更高的直销和经销模式占比反而越来越少。
最终也使得公司的综合毛利率逐年下降,从2019年的近15%下降到了2021年的11.7%,而该行业内的平均毛利率基本在20%上下。
客观上来说,正是ODM模式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创维电器如今陷入了一个业绩尴尬的局面。
当然除了远低于行业平均的毛利率,创维电器还被外界所吐槽的是研发方面的投入。
数据显示,2019-2021年间创维电器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36亿、1.37亿和1.5亿,在总营收当中的占比不足4%。这一研发投入水平在诸多头部家电企业里,其实只能算是个零头。
现实也非常残酷,靠着为其他品牌做代工以及较低的研发投入,创维电器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目前创维电器主打的冰箱和洗衣机市场占有率都未达到4%,旗下各品牌更是深陷低端困局。
创维,前路何方?
面对种种困局,创维电器显然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例如在整个家电行业巨头们其实都在寻求转型,比如格力选择走向多元化、海尔则发力高端智能等。
不过相比较业务转型,创维选择了加大对于海外市场的投入。
过去三年间,创维电器的外销收入占比逐年增长,从2019年的26.69%增长到了2021年的31.4%。
当然除了发力海外市场之外,创维电器还玩了一把大的,想要趁着造车的风口直接造整车。不过,创维电器真的有这样的实力吗?
截止到目前,创维已经发布了两款汽车,去年开始交付的EV6已经上市一年多,但总体销量并不乐观,月均基本1000辆出头。
为此,创维把9月份刚刚上市的HT-i作为公司造车业务新的增长点,甚至黄宏生还立下了2023年将会销售10万辆的军令状。
不过据了解,在新能源的核心技术上,创维这款新车其实用的是比亚迪所提供的DM-i混动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创维的HT-i究竟会有多少人买单,可能就很难说了。
除了造车,创维集团甚至还积极拿地布局房地产业务。不过结合当下的地产行业环境,想要成为支柱产业短期并不现实。
如今,创维的电器基本盘已经很难再有质的飞跃,此前也错过了智能手机的风口,造车更像是一种“病急乱投医”的选择。
虽说就在前几日创维官方还进行了回应,并表示:“创维电器后续还会继续推进上市进程。”
不过,这个昔日家电巨头未来究竟还能走多远,目前还未可知。
编辑 | 于斌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视机龙头,创维电视在2013年以前是中国当之无愧的霸主,产品风靡全球。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创维电视终究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步掉出彩电行业第一梯队。近年来创维电视不管从销售量还是市场
电视机出货量下跌,并不意味着彩电企业经营的寒冬。不过,对于如今还在坚持电视机业务一条腿走路的彩电企业来说,发展前景令人担忧。在经历了2022年半年报后,让外界看到彩电产业的分水岭又变了,海信、TCL,以及创维、长虹、康佳等企业间的差距一步步
【太平洋汽车网 新车频道】9月5日,创维HT-i(询底价|查参配)将于今日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7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4.68-24.28万元。该车将搭载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纯电续航里程达到200km,综合续航里程为1267公里。在发布会现
施驰记者丨覃毅 编辑丨陈晓平短短4个多月,创维核心子公司再度换帅。内部一份红头文件显示,创维-RGB电子(彩电公司)总裁一职,由集团行政总裁施驰兼任,担任执行班子负责人;原总裁李坚,则改任副总裁。12月15日,创维内部人士,向《21CBR》
最近,创维电器的日子是真的有点儿难。原本以为分拆上市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就在国庆前夕,创维电器突然撤回了在创业板的上市申请,一时间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在家电行业,提起创维电器显然是颇有名气的。不过从最近的招股书却发现,过去几年来创维电器最核心
作者 | 袁斯来编辑 | 苏建勋2011年,曾被称为“彩电大王”的黄宏生还在保释中,此前他和胞弟以佣金的名义,串谋母亲和“公司顾问”,窃取上市公司资金5000多万港元,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创维的管理权也暂时移交给了职业经理人此时离黄宏生刑期
8月19日晚,TCL电子(01070.HK)、创维数字(000810.SZ)、极米科技(688696.SH)和光峰科技(688007.SH)四家与彩电业有关的上市公司均发布了2022年的半年报。在彩电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智能微投、激光投影
文:懂车帝原创 宋爱菊[懂车帝原创 行业] 1月1日,创维汽车公布2022年12月最新销量。数据显示,其12月共交付新车3116辆,其中海外出口1098辆;2022年1-12月,创维汽车全年销量总和为21916辆,同比增长255.72%。创
强森从世界职业摔角联盟(WWE)转行做演员的摔角健将,现在已是好莱坞最具商业号召力的电影男星之一。近几年强森的作品《勇敢者游戏2》《速度与激情8》《海洋奇缘》《末日崩塌》等等,票房口碑都不错,而且类型上涵盖了奇幻片、动作片、动画片、灾难片
图片来源:Pixabay文 / 柳华芳中国农历春节前夕,恰逢防疫放开的关键期,大众注意力更多在社会话题,2023 CES的国内关注度不如往年。但是,拉斯维加斯精彩依旧,创新永不止步,科技盛宴从不缺席,有元宇宙的饕餮大餐,有智能汽车的梦想世界
今年,受到全球经济动荡以及持续不断的疫情影响,各行各业似乎都处于下滑期,处于近几年最低谷阶段。特别是手机、PC等消费电子行业,销量更是接连暴跌。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今年1~7月国内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1.56亿元,同比下降23%。迫于经济形势
双十一的第14个年头,随着Z世代、00后消费群快速崛起,双十一从拼价格到拼品质,无论是平台还是品牌都开始从追求规模效益转向深挖并满足用户需求,高端消费增长显著。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京东家电专卖店中高端产品成交金额占比提升50%,游戏电视、
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陈俊杰在全球范围高通胀与实际购买力下降的背景下,全球彩电市场出货量在2022年创下十年新低。市场大环境的恶化,也加剧了全球电视品牌排名的“洗牌”。2月2日,行业机构奥维睿沃(AVC Revo)发布了2022年《全球
彩电大王“陨落”,如今只能靠卖房求生?如果时间倒退20年,只要一提到电视机品牌,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长虹电视。当时作为“国民品牌”的长虹绝对算得上电视机行业的王者,市场上每卖出3台电视机中必有一台是长虹品牌的。但还是应了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话
他曾是时代骄子,打造国民级彩电品牌,巅峰时期曾占领全国三分之一的彩电市场,如今却已沦为二线品牌,他就是长虹电器的创始人倪润峰。长虹电器年轻的朋友可能了解的并不多,但广大70后,乃至更年长的朋友对这一彩电品牌一定不陌生。长虹电视机在八九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