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5 22:24:31 | 浏览:667
当前,多平台“双11”预售战已悄然打响,彩电产品的价格战尤为激烈。
以“四大件”之一的电视为例,10月27日,小编在京东商城搜索发现,销量靠前的产品康佳J32 32英寸全面屏电视售价低至599元,小米EA55 55英寸电视、海信Vidda 55英寸电视均报价1299元,创维55A3 55英寸声控电视到手价也在1400左右...
若是在往年,一台电视没有大几千上万元根本拿不下来,而如今一千左右价格就能轻松到手,优惠力度可谓之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双11”预售的彩电产品的普遍优惠1000-3000元。
不难看出,伴随双十一大促销的到来,海信、小米、创维等电视机企业打响新一轮价格战,致使国内电视价格几乎降到冰点。
而电视价格大战的背后,除了市场销售低迷以及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外,液晶电池核心部件-面板价格“跌跌不休”才是终端产品降价的终极推手。
01 面板厂商很受伤
据悉,生产一台电视,面板通常在总成本中的占比高达50%-60%,作为电视生产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面板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电视价格的涨跌。
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宅经济”提前透支消费需求与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LCD面板价格持续了15个月之久的下行周期。
研究机构Omdia最新数据显示,液晶电视的面板价格自2021年8月起一直处于下跌趋势,截至2022年10月,液晶电视的面板价格已连续下跌了15个月。
对此,奥维睿沃总经理陈慧直言,“自2021年开始,液晶面板出现产量过剩的现象。同时,液晶电视机整机市场需求不振,导致厂家对上游的液晶面板采购量减少,液晶面板供过于求,自然会降价。”
面板价格下挫,也给了京东方、TCL华星等面板厂商带去沉重的打击。
2022年半年报显示,京东方、深天马等行业龙头均出现了营收净利双降:京东方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5.6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8.94%;深天马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6.6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19%;TCL科技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0.2%;维信诺在今年上半年更是亏损11.49亿元。
近日,TCL科技披露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9.93亿元,同比下降9.95%;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3.83亿元,同比下降116.59%。
当然,面对行业发展掣肘,面板企业纷纷优化产能布局,减产成为主旋律!
今年6月开始,市场上就传出京东方、TCL华星等头部面板厂商减产的消息。根据CINNO Research月度面板厂投产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9月,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为68.4%,环比8月微幅下滑0.5个百分点。
另据CINNO Research调研数据显示,单季供需比明显收敛,流量上行业已进入供小于求的状态,上半年所递延的库存也因此快速去化,目前面板厂端面板库存水位已经降至2周以内的健康水平。很显然,面板厂商实施减产计划有效改变了面板供需关系。
02下游上调采购计划!面板行业拐点有望加速来到?
面板厂商前期减产助力行业回暖已初见成效,在此关键窗口,全球电视机龙头三星亦发出了上调采购计划的信号。
据TheElec,全球电视机龙头三星订下2023年电视出货量超过4000万台的目标,其中约3900万台是液晶电视机种,有150万台是量子点OLED电视。而在此前,三星Q4季度的液晶电视面板的采购量已上调两成,从原计划的850万增加至950万-1000万。
可以推断,当前行业内TV面板的供需较为平衡,而三星增加TV面板采购的消息或将刺激面板厂商提价,从而掌握价格谈判的主动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个市调机构数据显示,在面板厂商减产调整的推动下,面板价格10月已经止跌且迎来上涨。
根据WitsView报价显示,10月上旬面板价格虽延续下降趋势,但跌幅已经开始收敛。但来到10月下旬,桌上显示器、笔记本等部分面板价格降势渐止,而电视面板率先迎来集体反弹,全面小涨1美元。
不仅如此,近日,TCL在回答投资者问答时亦表示,随着市场促销旺季的来临,需求呈环比修复趋势,在四季度供需紧平衡的驱动下,出现了结构性的短缺,面板价格呈企稳反弹趋势。
迪显自选总经理崔吉龙预计,电视面板10月率先反弹后,11月笔记本面板价格将迎来更多品种止跌,12月份将进一步筑底。
不难看出,如今面板确实出现上涨苗头,但能否回到此前高位仍难以断言。
集邦科技研究副总范博毓表示,10月价格触底之后,11月面板价格有望续涨,涨幅有机会扩大。不过12月来到季底,客户调节库存、预期拉货动能会再减弱,价格能否续涨还要再观察。
产业观察家康钊也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面板价格的不确定性在于下游消费市场不明朗,如果需求端不能激活,面板行业的复苏也有限。
作者:虹小豆
彩电又变成白菜价?多家电商平台上,多个品牌50英寸或55英寸彩电的售价都在千元左右。李佳琦在直播带货彩电时,有网友调侃,一个大彩电竟然还没有擦脸油贵。量额齐跌是上半年电视市场最常被提及的关键词。当前电视市场已经迈入存量时代,同时,智能手机、
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脑已经成为了我们获取消息的主要工具。而如果将时间往前推十几年,电视才是睁眼看世界,了解各项时事的主要工具。不过,国内电视的发展史,其实也是国产品牌向日韩企业的追赶史。长期以来,三星、索尼等日韩企业在电视技术上
曾经,电视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然而,一切都成为记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全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的情景已经越来越少地出现在生活中。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2019年全球彩电市场增速放缓,全年出货2.26亿台,同比微增0.4%;中国彩电零售市场
从2020年到2022年,是新冠疫情的三年,也是中国彩电销量下滑的三年。2020年,我国彩电销量开始出现下滑,当年销量同比下跌9%至4450万台。2021年,彩电销量继续下跌14%,销量为3835万台。据艾肯家电调研数据预测:今年国内彩电市
当前,多平台“双11”预售战已悄然打响,彩电产品的价格战尤为激烈。以“四大件”之一的电视为例,10月27日,小编在京东商城搜索发现,销量靠前的产品康佳J32 32英寸全面屏电视售价低至599元,小米EA55 55英寸电视、海信Vidda 5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彩电市场大屏电视销量和销售额创造历史新高,尤其是75英寸以上的大屏电视市场份额占已经达到了13.5%,预计2023年市场份额占比将会达到20%。与此同时,98吋、100吋等百吋级巨幕电视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其
风口财经记者 景毅 以辩证思维看待危机,不难发现,危和机构成的矛盾统一体中,危是一种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的客观存在。危与机作为矛盾双方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相互贯通、辩证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疫情
在疫情反复、需求低迷的影响下,中国彩电市场2022年第一季度零售规模收缩,整体表现为量额齐跌。GfK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电视零售量811.5万台,同比下降15%。奥维云网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电视零售量883.1万
销量、销额双下滑伴随着双12大促结束,今年彩电市场差不多告一段落。从中怡康提供的数据来看,2022年国内整体的彩电市场规模,在3402万台,1112亿元左右,销量、销额同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大屏电视爆发式增长电视越买越大,75吋以上大
2023年开年以来,国内彩电市场表现并不乐观。据专业人士分析:在面板厂持续控产的策略下,预计随着市场今年第二季度备货旺季的到来,面板短期内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面板价格将迎来上涨。在行业整体低迷的形势下,创维电视于3月1日发布了新品节能全面
毫无疑问,2021年彩电行业竞争激烈,特别是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等方面各大主流彩电厂商都在积极发力,部分互联网电视厂商也在努力跟进,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站在岁末的时间节点,进行电视行业一整年的复盘工作,已然成为业内心照不宣的常规操作之一。
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魏官红高端化正成为电视龙头企业在行业遭遇瓶颈时的突围路径之一。显示巨头海信视像(SH600060,股价19.73元,市值258亿元)去年的业绩表现,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3月30日晚间,海信视像公布的2022年财报
财联社10月31日讯(记者 汪斌)在煤炭价格大涨、疫情影响、资金紧张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今年前三季度水泥企业出现产品销量下滑、售价下跌现象,业绩表现普遍不佳。多位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金九银十”行情落空,预计四季度水泥行情较三季
编辑 | 于斌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视机龙头,创维电视在2013年以前是中国当之无愧的霸主,产品风靡全球。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创维电视终究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步掉出彩电行业第一梯队。近年来创维电视不管从销售量还是市场